雷细文学

雷细文学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陈元免费 > 第478章(第1页)

第478章(第1页)

……太平宰相、富贵闲人。这是对晏殊最恰如其分的形容词。他惬意松弛,不总苦大仇深,也不常忧伤落寞。人们千百年后,仍争相歌颂着晏殊笔下轻松写意的词章。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如此温柔轻快,像是一个婉转曼妙的少女,在肆意的拥抱春天。可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的事实。也是一直以来大宋不得不却必须面对的事实。——外敌。画面上,惬意舒缓的文人缓缓蹙眉,隐隐带着一抹厌倦和无奈。于当时,大宋不得不面临的外敌,名为西夏。上一位丞相吕夷简在位时,打过一场惨痛的败仗。晏殊接任后,这一局面也并未改变。对内的治理上,晏殊的手段无疑要比吕夷简要高明一些,但是对外敌的态度,晏殊却并未抱有极大的斗争性。他是极为典型的主和派代表,凡战必议。能赔钱的事儿绝对懒得动用武力。同时,国内由于长期曾处于吕夷简的统治之下,官吏体制极为腐朽僵化,各地频出农民起义。【五月,沂州士卒起事,大量士兵与饥民加入,北向青州,南下经海州、楚州、泗州、一直打到扬州。】【九月,商山起义,从十余人不断飙升,转战京西四十余州郡。】所过之处,官吏鸟兽而散,或“金帛牛酒,使人迎劳”。朝廷是富裕的。百官是富裕的。但百姓不是。天幕前。赵匡胤心绪极为平和。恐怕遍数各代帝王,也少有像他这样心态平稳的了。他甚至于有些嗤之以鼻。这算什么?一点也刺激不到他。贞观。李世民叹了一声。“官员是国家的基石,百姓想要过得好,这一块儿还是不得不抓的啊……”贞观官员们心惊胆战,欲哭无泪。陛下终于从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晋升到以未来为鉴了么?若是、若是哪日受了刺激,如后世那明太祖朝堂一样,日子还怎么混啊?!!……庙堂之上。似乎有一道轻而又缓的叹息响起。温和的青衫文人负手立在殿前,朝外望去。脚步声响起,似乎有人缓缓走近。来者抬起头,一双眼带着刺破长空的锐气。他说: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说:微斯人,吾谁与归?青衫文人凝视了他许久,展颜一笑。遂,将王朝托付。来者何人?——范仲淹也。画面上,殿门前笔挺的身影倏然清晰。弹幕嗷嗷叫着炸开。【啊啊啊啊啊啊范文正公!wok不知道为什么想哭了!!】【范文正公,彪炳千古!!】【敢为天下先!!】【呜呜呜呜虽然很感动但是一想到数他的文章又长又多就……更想哭了。】【妈的,太真实了(裂开)】【多少学生的噩梦,九年义务教育谁还没经历过啊(狗头)】……天幕前。有人已然为那两句话振聋发聩,几乎头晕目眩。举凡圣明的帝王,有能耐的将相,都坐直了身子,凝望着天幕。诸葛亮怔怔的看了片刻,忽然间就有些热泪盈眶。“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卫青叹了一声,拍拍诸葛亮的肩膀。“丞相,您为大汉的付出,陛下比谁都明白,且放下心吧,如今已经不同了。”霍去病抱着臂,瞅了一眼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以及懒洋洋瘫在龙椅上往嘴里丢橘子的刘彻,幽幽然道。“是么?我看倒也没什么不同……”卫青:…………刘彻动作一僵。贞观年间。同为宰相,长孙无忌自然也有共情,正怔然的盯着天幕回不过神来。嘴里还下意识的喃喃着那几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隐隐露出敬佩惭愧之色。试问,如斯境界,倘若是他,能做到么?长孙无忌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李世民则一边儿满脸欣赏一边儿满脸纳闷。欣赏在于,“好句,好思,这么好的大才怎么就不是朕的呢?!!”纳闷在于,“不是,丞相的治理归丞相的治理,他们家皇帝的影子呢?!难道国家是宰相一个人的么??”二凤纳闷,二凤不解。甚的内忧外患,国家都到这个地步上了,光宰相在这儿发愁,皇帝干什么吃的?秦始皇年间。“废物。”嬴政冷笑了一声,干脆利落的骂。“倘若皇帝能站在前面作为整个国家的掌舵人,臣子绝不可能有这样的忧虑。”他们无需忧君忧民,只需要按照帝王给予的方向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就足够了。刘邦唏嘘了一声,“害,能不裹乱已经够好了,我要是那宋太祖啊,这会儿非得笑出声来,毕竟参考他老赵家不肖子孙,这个简直好的让人落泪啊!”宋。赵匡胤手哆嗦了一会儿,慢慢热泪盈眶。“这、这……这当真是我朝?”他转而又有点忧虑焦躁。“皇帝当真不会再出幺蛾子?这么优秀的臣子、这么优秀的臣子……”尼玛的,上一次遇见还是在上一次!赵匡胤眼前一黑,几乎再度被拉进名为赵构的地狱!!那一朝难道缺优秀的臣子么?!岳飞、韩世忠……哪个不是浩荡史册的武将?!!……不少人在为范仲淹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句震撼时,也有一小部分人注意到了弹幕上偶然飘过去的一句话。朱元璋凝了凝眸。“……九年义务教育?”他细细的将这几个字拆分,琢磨起来。九年,即九个年头。教育,教书育人。义务……这是什么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